- UID
- 370
- 性别
- 保密
- 主题
- 315
- 回帖
- 1
- 积分
- 1757
- G币
- 13 个
- 注册时间
- 2016-9-2
- 在线时间
- 7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8-10-30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8-24 12:58 |
---|

执业药师
   
 
|
本帖最后由 jiujiuyiyi 于 2017-3-7 18:21 编辑
新一轮执业药师考试复习已经开始,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确定为10月14、15日。那么哪些是执业药师考试重点?考生需要侧重复习哪些执业药师考试内容呢?下面环球网校分享“临床药物治疗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资料重点复习内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关考点汇总。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专业老师QQ群:546334721,执业药师考试有消息会及时通知大家的。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
大剂量或高浓度时产生如下药理作用作用(环球网校分享“临床药物治疗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资料重点复习内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关考点汇总)。
1、抗炎作用: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在炎症初期,GCS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抗炎作用机制:GCS扩散进入胞浆内,并与GR—Hsp结合。同时Hsp被分离。GCS和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RE结合,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与nGRE结合。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
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
(1) 诱导脂皮素的合成,抑制PA2活性而减少PGs和LTs的生成。
(2) 诱导ACE合成,促进缓激肽降解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3) 诱导炎症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白细胞炎症蛋白酶的生成。
(4) 诱导IL-10的合成,而抑制Mφ分泌IL-1,IL-2,IL-8,TNF等致炎因子。
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
(1) 抑制ILs(IL-1,IL-3,IL-2,IL-5,IL-6,IL-8)及TNFα。GM-CSF的合成分泌。
(2) 抑制MΦ中NOS的活性而减少炎性因子NO的合成。
(3) 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ELAM-1和ICAM-1等粘附分子的表达。
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
(4) 收缩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5) 抑制单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MΦ向炎症部们的募集和吞噬功能。
2、免疫抑制作用:GCS抑制MΦ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促其移出血管而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数量;
小剂量时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抑制浆细胞和抗体生成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3、抗休克作用:
(1) 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
(2) 稳定溶酶体膜,减心肌抑制因子(MDF)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
(3) 抗毒作用,GCS本身为应激激素,可大大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而保护机体渡过危险期而赢得抢救时间。但对细菌外毒素无效。
(4)解热作用: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
(5)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
4、其它作用
(1) 与造血系统:GCS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Hb、血小板增多,能使中性白细胞数量增多,但却抑制其功能。使单核,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减少。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可使淋巴组织萎缩。减少淋巴细胞数。但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则促进淋巴组织增生而增加淋巴细胞数。
(2)CNS: GCS兴奋CNS.出现兴奋、激动、失眠、欣快等,可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3)消化系统:GCS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黏液的分泌,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骨骼: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
(5)影响激素水平,特别是生长激素水平
体内过程:GCS口服注射均易吸收。药物BPCR达90%,药物在肝中代谢,主要为C4-5双键还原为单键和C3酮基还原为羟基。而后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经尿排泄。值得注意的是,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进行氢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后方能生效。故肝功低下时宜直接使用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另外,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GCS的代谢而减弱其作用。
5、抗毒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性,即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又有明显的缓解毒血症的作用。但不能中和内毒素,也不能破坏内毒素,对外毒素亦无作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
合理选择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范围是治疗的关键第一步。
1、替代疗法
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替代疗法。
2、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
(1)严重急性感染,对细菌性严重急性感染在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的同时。配伍GCS,利用其抗炎、抗毒作用,可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对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GCS,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用后可加剧。但对重度肝炎、腮腺炎、麻疹和乙脑患者用后可缓解症状。
(2)防止炎症后遗症、对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及烧伤等。用GCS后可减轻疤痕与粘连、减轻炎症后遗症。对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除上述作用外,尚可产生消炎止痛作用(环球网校分享“临床药物治疗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资料重点复习内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关考点汇总)。
3、呼吸疾病
支气管哮喘是由单纯气道平滑肌功能性过度痉挛深化为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理论。此种炎症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如肥细胞、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的。其主要的作用有: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减少白三烯和列腺素的合成;促使小血管收缩,增高其内皮的紧密度,减少血管渗漏;抑制炎症细胞的定向移动;活化并提高呼吸道平滑肌β受体的反应性;阻止细胞因子生成;抑制组胺酸脱羧酶,减少组胺的形成等。但不同激素使用疗效差异有显著性。通过以上对照结论表明甲强龙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引起水钠潴留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HPA)抑制等不良反应轻。地塞米松虽在临床广泛应用但起效慢,因在体内由肝脏转化为泼尼松后起效,且半衰期长对HPA抑制作用强而持久,对糖代谢的影响大。故两者比较甲强龙因起效快、半衰期适中、抗炎作用强、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4、自身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GCS对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病均可缓解症状。对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可抑制排斥反应。
(2) 过敏性疾病:GCS对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均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
5、治疗休克:对感染中毒性休克效果最好。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对心原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也有效。
6、血液系统疾病: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对再障、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也能明显缓解,但需长期大剂量用药。
7、 皮肤病:对牛皮癣、湿疹、接触性皮炎,可局部外用,但对天疱疮和剥脱性皮炎等严重皮肤病则需全身给药。
8、 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晚期乳腺癌、前列癌等均有效。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现象加剧,也可能起到提高药效的目的,要学会合理使用药物相互作用达到提高药效的目的。
⒈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致溃疡作用。
⒉ 可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⒊ 氨鲁米特(aminoglutethimide)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加速地塞米松的代谢,使其半哀期缩短2倍。
⒋ 与两性霉素B或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时,可加重低钾血症,应注意血钾和心脏功能变化。长期与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易发生低血钙和骨质疏松。
⒌ 与蛋白质同化激素合用,可增加水肿的发生率,使痤疮加重。
⒍ 与制酸药合用,可减少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的吸收。
⒎ 与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长期合用,可致眼压增高。
⒏ 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使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精神症状加重。
⒐ 与降糖药如胰岛素合用时,因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应适当调整降糖药剂量。
⒑ 甲状腺激素可使糖皮质激素的代谢清除率增加,故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时,应适当调整后者的剂量。
⒒ 与避孕药或雌激素制剂合用,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⒓ 与强心苷合用,可增加洋地黄毒性及心律紊乱的发生。
⒔ 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可致严重低血钾,并由于水钠潴留而减弱利尿药的排钠利尿作用。
⒕ 与麻黄碱合用,可增强糖皮质激素的代谢清除。
⒖ 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并可能诱发淋巴瘤或其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⒗ 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强的松龙可增加异烟肼在肝脏代谢和排泄,降低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和疗效。
⒘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美西律在体内代谢,降低血药浓度。
⒙ 与水杨酸盐合用,可减少血浆水杨酸盐的浓度。
⒚ 与生长激素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促生长作用。
|
|